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娱乐新闻 > 明星新闻

中国时报:反思实时新闻谁能抵抗新闻娱乐化

导读:  中新网9月9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9日刊文称,几年前,曾经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保罗沙罗匹克,决定花7年时间,从东非开始,抵达南美洲,将过程中无数的采访及记录,化约成一则新闻的概念,堪称是“慢新闻”的最佳典范,《经济学人》的副主编埃玛邓肯亦表示,媒体快不等于好

  中新网9月9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9日刊文称,几年前,曾经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保罗沙罗匹克,决定花7年时间,从东非开始,抵达南美洲,将过程中无数的采访及记录,化约成一则新闻的概念,堪称是“慢新闻”的最佳典范,《经济学人》的副主编埃玛邓肯亦表示,媒体快不等于好。全球似乎开始兴起一股对“实时新闻”的反思潮。但其实,对抗新闻娱乐化谈何容易,真要认真计较,其与资本主义商业逻辑根本脱离不了关系,谁又真有能力抵抗?

  不知打从何时开始 新闻因为“实时”而变成众矢之的,我总觉有些吊诡;驰名国际的老美新闻学教授20多年前就告诉我们,新闻记者对组织的贡献及职业道德,就是比速度、比独家。我左思右想,认为实时新闻的问题,其实在于将原有讯息加油添醋,导致错误,加上实时推出,让错误实时扩散,为害众人,那才是实时新闻的真正病根。

  前些日子,某记者报道了一则本土画家陈澄波画作被盗的新闻。让台湾岛内观众“实时”了解失窃案是记者天职,但却因“加”入“陈澄波本人也很紧张”,结果反而贻笑大方。新闻的“加法”有很多种,在视觉上:子母窗口、广告与内容框并存、画面上下跑马灯,左右边框还不忘各种提示等等。

  在口语传播上,除形容词外,加事件配角,加听说,猜数字,加主观揣测动机等等。在操作手法上,什么绘声绘影、张冠李戴、乡民酸语,应有尽有,记者们似乎有意无意地透过肢体语言及声音表情,影响你对一则新闻该有的理性判断。加法最终不外乎借用戏剧操作手法增加新闻的娱乐效果,提升收视率。

  被讨论许久的新闻娱乐化(Infotainment)才是关键词,此一词来源于美国三家无线电视台的新闻部,因应有线电视崛起,被分众频道抢走大量收视,电视台大量缩编新闻部人力及降低制作预算,所延伸出来一种与娱乐内容跨界的新闻制作手法。我常想,如果新科技所产生的多频道竞争,是造成新闻越趋娱乐化的主因,那么,网络时代的频道无限化,又将如何影响5年、10年后的新闻走向?

  前些日子,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在弗吉尼亚州的分支机构WDBJ7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和一名摄影师,于现场直播采访时被枪击身亡,消息震惊全美,更夸张的是,凶手弗拉纳根还以主观镜头拍下画面,同时上传社交账户,之后,影片四处流窜。

  警方说,凶犯开车逃跑后饮弹自杀,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因此,我们永远无法得知,如果没有新兴科技影音平台及方便的手机自拍,凶手会不会采用如此吸睛、刺激方式,类似“在线直播”他的枪杀行为?

  我认为,新闻不仅可以分快与慢,好的新闻还可以分为加与减─加法新闻与减法新闻。在各种提供新闻的媒体管道中,我最喜爱的,便是广播电台的整点新闻,可能是因必须在几分钟内将当天的新闻重点摘录之故,因此,每则新闻不过就是播报人、事、时、地、物,没有多余的延伸或议论,但却足以建构我当日之社会概况认知,及自我训练判断新闻的能力,这就是一种“减新闻”的概念。

  在娱乐经济当道的今日,新闻产制者似乎忘记了新闻最初始的要件,不过人、事、时、地、物罢了,只要精确地将此五大元素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阅听者,便已足够,至于新闻的诠释权,应该要将其还给阅听者,由他们自行判断才对。

  新闻娱乐化,台湾并非特例,2002年美国ABC电视网甚至试着想挖角CBS脱口秀主持人戴维莱特曼(David Letterman),以取代原本由泰德科伯尔(Ted Koppel)所主播、hard news性质的“夜线新闻”时段。其实,对抗新闻娱乐化谈何容易,真要认真计较,其与资本主义商业逻辑根本脱离不了关系,谁又真有能力抵抗?

  但也正因为如此,新媒体人所做的一些反思及行动,才格外值得我们注意。只不过,除了反思实时新闻,新闻从业人员也不妨从“减新闻”的角度思考,到底自己为一则新闻增加的,是否有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内容回归纯朴的价值观,也可以净化社会,让失落的人文道路上,还能有几盏明灯照亮。(李学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都市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资讯标签: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