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至炎炎夏日,家电维修市场也进入“旺季”,但随之而来的纠纷也不绝于耳。《家电维修服务管理办法》将于8月起正式实施。按规定,家电维修经营者应明示服务项目和家电配件的收费标准,并且要求所有家电维修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扬城家电维修市场现状如何?《办法》又将对家电维修行业起到怎样的规范作用呢?
家住连运小区的市民李先生去年12月26日购买了一台东芝笔记本电脑,才用了一个月左右,电脑就出现黑屏现象。李先生要求销售方维修,却被告知要收费。李先生很纳闷,还在“三包”期内的电脑出了问题,怎么还要另掏腰包才能修呢?对方称:这台电脑是商家为了促销而打折销售的“处理品”,不在“三包”保修范围之内。李先生一气之下,今年6月向扬州消协部门投诉。
事实上,消费者在维修家电时碰上的闹心事还真不少。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扬州消协接到的2240件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的投诉就有432件,占到了近五分之一;而通讯类产品、空调类产品、厨房电器及其相关设备又是其中的“重灾区”。
首先是维修行业的资质问题。有的企业根本不具备维修的资质,人员技术水平也是良莠不齐,维修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无证上岗,没有技术资质就直接维修的现象很普遍。
二是维修标准不统一。“小病大修”现象普遍存在。有些不诚信的维修点或维修人员在修理时,明明是小故障,却将它扩大化,把没必要换的零件换掉。消协人员举例说,市区一位市民家的热水器坏了,他通过小广告找人上门维修。维修人员称热水器的“温控器”坏了,要换一个新的。在花费了500元后,热水器不久再次“罢工”。他找来特约维
修点的专业维修人员后才得知,热水器故障根本不是“温控器”的问题,自己白白花了500元冤枉钱。
三是维修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有的维修店,原先的零件也不返还给消费者。有的特约维修点故意说成故障是由于消费者的人为原因造成的。消协人员表示,从目前看,产品质量的投诉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售后服务的投诉则有所上升。
不难看出,“随口要价”、“无证上岗”等家电维修的乱象仍然存在,随着《办法》正式实施之期越来越近,这些急需改进的乱象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吗?
昨天,记者首先来到苏宁电器卖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市大型家电卖场电器维修基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家电厂家指定授权维修网点,二是商场统一维修站点。商场维修网点一直实行明码标价,包括上门费、材料费都是统一制定,不会随口要价;至于维修人员资质方面,目前是由苏宁内部授权认定,维修人员上门都会穿工作服并佩戴工作证。”不仅苏宁,我市国美、五星等卖场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场内各大品牌几乎都有指定授权维修网点,都有相关资质认定、明码标价。
记者随后走访市面上的一些维修小店却发现,在这些地方多采用“议价”制,随口要价、无证上岗的现象很严重。
昨天下午,记者拎着一台坏了的笔记本电脑来到我市沃尔玛超市对面的天正电脑城。维修人员查看之后告诉记者,“是主板烧坏了,换个主板至少要300元。”随后,记者又来到扬子江中路某小区门口的一家维修店,同样是换块新主板,这家维修店竟要价900元。见记者有点迟疑,店主又表示:“如果线元也可以,或者换二手的,只要600块钱。”
当记者要求看价目表时,他却拿不出来,只是一再表示自己的价格已经非常低。记者环顾店内四周,
发现小小的店面里堆满了附近市民送来修的电脑、电视,却没发现营业执照或者任何资质证明。
对于《办法》的出台,我市家电业内人士却坦言“效果要打个问号”。我市家电业内人士惠先生认为,《办法》实施将有三重困难需要克服。“虽然说是明码标价,但是价格由谁来定,是由各个维修站点各定各价,还是专门机构统一制定?这是一个问题。其次,虽然价格定了,但是普通的消费者对于维修知识并不了解,说是A零件,其实是用B零件,消费者又认不出来,一样可以忽悠。再就是明明只要换个便宜的零部件,维修人员却说要换个大部件,变维修为销售,消费者也没辙。”
正是基于上述多重顾虑,不少业内人士都向记者表示,《办法》初衷是好,但实施起来确实有困难,如果没有严格的执行和监管,很有可能成为一纸空文,最后不了了之。
对于《办法》的出台,消协相关人士则认为,当下更为急迫的是解决第三方鉴定的难题。“很多时候,消费者维权的成本是很高的。比如家电维修,维修点称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这个时候消费者怎么办?一个手机,可以直接寄到南京的专业检测认定机构来进行质量检测。第二天就可以有报告寄回来,如果是非人为原因,检测费商家也要买单。但是如果是一台空调,一台冰箱这样的大型家电呢?运费成本高,操作起来也十分不方便,往往也影响了消费者维权。”该人士认为,克服第三方鉴定的“瓶颈”,才能让消费者在家电维修时,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