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全国都在加大力度普及垃圾分类,北京之前也有政策推出,但从5月1日开始实施的更为严厉的垃圾分类政策才真正让北京市民有了一定的紧张感。
据了解,5月1日至7月31日,北京市将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生活垃圾分类强化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运企业混装混运等行为,为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执法奠定坚实基础。从5月起,北京每天安排不少于5组人员对全市小区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主要采取背对背“暗查”的方式进行。
在日前的现场督导检查中,检查组发现部分小区存在垃圾桶有破损、无桶盖,有的社区桶站值守力量不足,部分商户生活垃圾混投混放,垃圾桶贴错标签等问题。
全国各大城市的垃圾分类方式略有不同,北京垃圾分类则是分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四种。所以,如果不首先从根本上将住户或商户的垃圾桶换为4个,分门别类地投放对应的垃圾,那《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以我们万维家电网所在的写字楼为例,尽管物业在每个电梯内都贴出了十分明确的《关于垃圾分类的通知》,对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许多物品应属于哪类垃圾进行了非常详尽的介绍,然而每个楼层的垃圾投递处仍然跟5月1日之前一样,只放置了2个大的垃圾桶,唯一的区别是其中一个贴上了“可回收垃圾”的标签,另一个贴上了“其他垃圾”的标签。
原来应该有的4个垃圾桶被“合并”成2个,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都扔到同一个垃圾桶内,试问这样的分类有什么意义呢?
大量的混堆混放问题发生,致使垃圾清运时只能“顺水推舟”,因为根本没有多的人力和时间对垃圾做进一步分类。
5月11日,北京就因混堆混放问题开出了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处罚的第一单——丰台区物美超市大成路店售卖水果的区域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腐烂水果、水果皮等厨余垃圾,也有水果外包装如塑料袋、纸盒等其他垃圾,但现场只放置了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垃圾桶,因而拟对该超市处9000元罚款。
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然而却与大家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形成了较大的冲突,想要改变现状必然需要一个过程。那如何才能破解生活垃圾混堆混放等垃圾分类的难题呢?
笔者认为,第一步就是需要住户、商户、小区等先配备对应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4个分类垃圾桶,杜绝搞形式主义,实行“多合一”的应对方法,对于垃圾桶有破损、无桶盖的情况,必须尽快替换成完好的垃圾桶。
在公共服务方面,应大力推动智能分类垃圾桶、自动分类垃圾桶的落地。能够自动识别垃圾类别的分类桶目前已在一些大城市投入使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居民对垃圾分类细则的困扰,二来也可以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并有序推进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
同时,还应充分教育、劝导大家将特定的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中,毕竟跟庞大的北京居民人数相比,检查员、指导员的数量太过有限,最重要的还是提升大家的自觉性,让大家有使命感地自觉来完成这件事。
针对垃圾分类指导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各地可以多招募一些志愿者,或聘请一些离退休人员作为辅助指导,并对二者进行一定的培训,责任落实到人,相信这样的做法也非常可行。
最后,回归到家电行业来说,众所周知,厨余垃圾处理器可以搅碎大部分的厨余垃圾,减少垃圾污染,同时还能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更加环保高效,但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处理器往往很难将厨余垃圾磨的非常碎,而不少小区,尤其是老小区的下水管道往往较细,常导致处理器搅不碎的厨余垃圾堵塞下水管道,因此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生产厂家也极有必要在加强产品的研磨精度上增加研发,早日解决这一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还我们的家园以洁净、清新的环境,是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为此,我们必须携起手来,拧成一股绳,打赢这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