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科技人才仅占就业人口的6%,但是同样的高科技人才,对于日本就业人口的占比却达到了40%,德国更甚,有10人中便有5-6人属于高科技人才。
中国的制造业一直以来便是中国创新的基础,同时也对推动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是渐渐地,这个行业渐渐呈现出了疲软的态势,许多涉及实际操作的岗位都渐渐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现象,在岗的多是年纪在一年年增大的老师傅,随着他们的退休,新鲜年轻的血液却始终补充不上。
再肥沃的土地都需要有人耕种,再好的仪器设备都需要人为操作,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可别等到连技术工人都没了,再来谈什么大国工匠,届时那可就犹如饿着肚子聊天,一切都是空谈。
技术工人的缺失不仅是老师傅们的渐渐离岗,更多的却是因为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产生了供远远无法满足于求的现象,而造成这一原因的,却和人们对于这一职业的认知和观念意识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越来越重视教育的现代社会,胎教、早教、各种补习班充斥着城市的大街小巷,每到双休日,各类和补习、学习有关的教育机构门口总是能见到众多家长等待的身影。
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已经是家长们的共识,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好事,多学习一些知识也就多一些社会竞争力。
可是仔细翻看那些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几乎清一色的全是外语、画画、舞蹈、少儿编程,钢琴,跆拳道等等方面的培训,经济条件再好一些的家庭,还会有马术、击剑之类的课程选择。
而市面上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也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此类培训教育机构,但却很少看到真正能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相关培训,即使有也是寥寥可数。
许多的中国传统工艺也由此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大家似乎都不愿意让孩子去学这些。
而与此情况相类似的,还有高三毕业生在大学专业的选择上,金融、科技、顺应大数据时代而生出的统计类专业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大家毕业后的目标也都出奇的一致:进办公室。
西装革履,端着咖啡,站在十几二十层的玻璃窗户内俯瞰城市中大多数的建筑物?
机器的轰鸣,吵杂的工作环境,一旦作业就得心无旁骛的投入,所在的工作环境也多是没有高楼大厦的厂区,身上的工作服也是多年不变的深色连体裤。
那时候的上班族中,有几乎9成的人都是工人,大家的脑海里也只有这一种职业,并且还以“咱们工人有力量”而自豪。
而也就是他们这代人碰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工人们所在的工厂正被一家家平地而起的公司所取代,站在浪潮口的人们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只能干等着眼,即使想要着手学习也早已力不从心。
但是,他们却可以送下一代的子女去学习,对于做了一辈子工人的他们来说最不希望的就是子女重蹈覆辙,哪怕自己拥有的是一身的手艺。
因为工资低,需要储经验熬资历,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都要从最基础的学徒工做起,制造行业的学徒工资普遍都不高,好几百的比比皆是,而办公室的初级职位却早已达到了上千的工资水平。
工资不高也就不会引起相关的重视,不但如此还会形成一个口口相传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职业道路的时候,不但不会选择走这条路,还会将其忽略。
日本的家电闻名世界,无论是小到烧饭用的电饭煲,还是电冰箱、洗衣机这类的大物件,人们对它们的普遍评价就是质量好。
而在这背后,却是他们的技术工人对于这些家电器材的一次次精益求精的突破,以达到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目的。
该公司在电饭煲生产出来以后,并没有立刻投入到市场,而是让公司的试吃员尝试每个电饭煲里烧出来的米饭,并告诉一旁的技术人员入口米饭的口感,这其中包含软硬程度,是否饱满,色泽如何等等。
随着国家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在我们身边逐一出现,VR、航拍器早已被人们所熟知。
以前的制造业需要那些技术工人动手去完成,而如今的高科技产品也同样如此,生产的东西不一样了,但是对于人的需求却始终没变。
再精良的机器设备,上面的一根电线,一个开关,一张芯片主板........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技术工人的那双手。
虽然国家在某些行业已经渐渐地让机器人代替一些重复性的劳作,但即使是这样的机器人也需要有人去生产、去维护。
并且,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如果在未来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代替人们工作,那我们这些人又该怎么办?
中国对于技术工人的重视不仅需要人们在意识形态上做出改变,同样也需要媒体宣传的力量以及相关部门对于其工资结构作出适当的调整。
拥有一身的技艺原本就是需要时间和经验去打磨,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人们钦佩的事。
都说一技傍身,荒年不愁,但如果人们的价值观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变,那是很难从根本上得到变化。可是以人为本,这句话在何时何地,何种时代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可别真的等到连技术工人都没了,再来谈什么大国工匠,那可就真的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