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技转化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登上国际舞台,开始走上中国品牌的国际化道路。品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影响力,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认识全球化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品牌建设,讲好中国的品牌故事,不仅事关中国企业做大做强,也事关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
就在前不久,国际知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了2019中国最佳品牌排行榜50强,从这份榜单来看,虽然中国品牌的整体价值分数有了明显提升,增长了15%,但能够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并不多。相比美国拥有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可口可乐等众多强势品牌,中国的企业品牌影响力则要弱得多,要知道在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美国品牌多年来一直占据半壁江山。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品牌有哪些?通常来看,有三个核心硬指标:其一,营收的大部分要来自海外市场;其二,品牌在世界主流国家拥有较高的品牌辨识度;其三,拥有引领世界消费潮流的技术或产品。除了上述三个核心指标之外,管理团队、研发中心、企业文化等的国际化程度,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真正完成品牌国际化历程的仅有华为、联想、海尔、美的四家。
首先,从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来看,根据这几家公司发布的2018年财报,其海外营收占比分别为:48%、76%、42%、43%,海外市场带来的收入达到半数左右。
其次,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上述四家企业在海外市场均有较强的品牌竞争力和辨识度,其中华为在电信领域引领世界,联想在PC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在世界市场拥有最大市场份额(联想PC以23.4%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和最强的影响力(联想HPC以140套的份额占据HPC TOP500榜单全球第一),海尔和美的在世界家电市场具有超强竞争力。
在研发布局层面,华为、联想、美的、海尔则均在海外设有重要研发中心,其中,华为在海外十余城市设立了研究所,每个研究所又下辖不止一个研发中心(一般2-4个),总数已略超过国内。联想集团则建立了以中国北京、日本横滨、美国罗利三地为主的全球研发体系,市场覆盖全球超过180个市场,并实现高度的本地化运营。
再来看榜单上的BAT三家互联网企业、四大银行等这些品牌,虽然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具有超强影响力,但在海外市场这些品牌的市场份额占比很小,或是主要服务于海外华人,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举例来说,腾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美团等企业,虽然都有一些跨国业务,但在整体营收上占比不大;在企业研发布局、企业员工组成、企业文化等方面均未实现全球化,所以难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品牌。
在榜单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小米在海外市场营收已经占到40%,国际化已经取得初步成功,但其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南亚市场,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小米在品牌国际化路上领先了其他企业,但要走的路还很长。
综合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长起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但受益于庞大的国内市场带来的丰厚成长空间,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建设国际化品牌方面仍然不足。中国企业需要以“再创业”的勇气建立全球均衡的市场布局、建立国际化的研发体系、建立国际化的人才队伍,从而形成国际化的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