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慢新闻:以“长深厚”来对抗“短平快”

导读:  主持人 夏德元 新闻学博士,编审,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互联网与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员

  主持人 夏德元 新闻学博士,编审,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互联网与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员。

  对话嘉宾 郑博斐 新闻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研究员。

  对话嘉宾 王一茗 东方网记者,《百科新说》《茗家有约》《大师谈心》制作人兼主持人,《上海滩》《检察风云》特邀记者。

  夏德元:在两位看来,“慢新闻”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慢新闻的兴起,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阅读诉求呢?

  王一茗:“慢新闻”在西方新闻界的讨论与实践仅仅十余年,它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着迥异于传统新闻的鲜明特色,它是对现代媒体追求快速的“快新闻”(fastjournalism)、“即时报道”(instantaneous journalism)的反思,它认为“速度膜拜”是造成当前新闻业弊端的一个重要根源,因此反向倡导“慢”来试图解决新闻生产、传播以及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郑博斐:确实如此。在许多西方学者看来,“慢新闻”的理念是对数字化时代主流新闻业的一种反抗,其注重用解释性报道多角度呈现事实、寻找真相,尤其是挖掘被人忽略的故事,而非一哄而上追逐热点,煽情炒作;强调新闻从业者之间开展更多协作,打破传统的殊死竞争和对抗关系;在新闻生产中呼唤受众合作及参与,打破原有的简单“传—受”关系;重视新闻的“叙事性”和“透明性”,而与传统的“客观性”有所区别;强调给记者“时间和空间,走出办公室,培养广泛的联系,建立信任,阅读文件,并进行反思实践”,而不是将记者捆绑在高速运转的“产业齿轮”上;用文学性新闻和非虚构报道占据“高端市场”,寻找新的出路,而非困守传统印刷新闻逐渐萎缩的“中端市场”。

  夏德元:如此说来,“慢新闻”的兴起不仅是时代呼唤的结果,也是新闻业实现凤凰涅槃的内在需要。那么,慢新闻的未来将向何处去呢?在快阅读时代,专注于做“慢新闻”是否会有前途?

  郑博斐:客观来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慢新闻”都很难撼动“快新闻”的根基,无法实现颠覆性的革命,“唯快不破”仍将是主流新闻界的重要追求。而为了保持独立性与资本逻辑刻意保持距离的运营模式,也让“慢新闻”机构很难获得雄厚的资金投入,与“快新闻”机构展开竞争。

  但是“慢新闻”对于整个新闻生态而言,仍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调节,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慢新闻”不仅仅满足了一部分人群“精致化”的信息需求,而且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主流“快新闻”有时不具备的“深度化”报道和“多样化”视角。

  在未来,“慢新闻”要获得更大的发展,需要更多地用“长深厚”来对抗“短平快”。“长”不仅是指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生产篇幅更长、更加全面的新闻,而且要拉长公众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关注时长,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问题;“深”是指通过数据挖掘、邀请专家学者提供深入解析等手段加强新闻的深度;“厚”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呈现事件真相,提升新闻厚度。

  王一茗:目前,西方大众传播体系虽然遭遇危机,但经过数字化转型仍然居于主导地位。面向未来,在成熟的、“去中心化”的后现代社会,传播格局正在重构,“慢新闻”作为遵循后工业逻辑的新闻报道类型,会在舆论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通向“后工业”的路上,“慢新闻”依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当然,“慢新闻”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做新闻的态度,即用不怕“慢”的态度和精神,努力挖掘出独家新闻。

  但遗憾的是,在深度报道领域这样的独家选题还是太少了,较少有人能够耐得住在独家选题被发现前的漫长煎熬。殊不知,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于生产优质的内容,追求真实是优质内容的基本要素,“慢新闻”想要发展就要坚守住新闻道德、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同时选好角度,避免同质化,沉下心来慢工出细活。

  “慢新闻”的发展也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传播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推广“慢新闻”;同时,“慢新闻”要注重以大众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传播,满足受众对于新闻文本的审美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都市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资讯标签: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