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房产新闻

房产信贷资金减半棚改“身体被掏空”房企房价要跌?

导读:  本以为上半年房产市场就已经很“闹心”了

  本以为上半年房产市场就已经很“闹心”了。学区房卖得猛,带的一批“老破小”鸡犬升天;豪宅卖得猛,带的房产中介百万喝茶费滋喽滋喽喝得足。房价也在挺过疫情后,哼哧哼哧往上涨。却不料,下半年刚开局,“闹心事”又来了。这回不是购房者挠头,而是房企发愁。

  上半年的楼市总结起来也不外乎四个字“水深火热”。水深的地方比如鹤岗,3万买的房子,卖出去的时候只有2.2万。火热的地方就多了,深圳、东莞、南京、杭州一个个哪怕冰桶挑战也浇不灭房价的涨势热火。

  古语有云,过犹不及。那么,一脚天上,一脚地下的楼市自然也面临着这种“不及”的事态。所以,到了下半年,顶层出手了。一个个关于房产的爆炸新闻接踵而至——深圳“7.15”,让房价紧急掉头;东莞一个月内两次出台房产调控政策;杭州、南京对楼市快进急踩刹车

  近日,央行某高管表示,今年上半年,央行把流向房地产的信贷资金从44%降到25%,砍掉了近一半!近日,注册资料为“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院长”的房产自媒体“陈晟房地产”发文称“国开行:全国范围内一刀切叫停棚改,房地产加速进入转型期!”

  以上是政策层面的,还有现实层面的数据更让人感觉到一线城的房产已经到顶了:北京2016年二手房销售套数是新房的4.7倍,上海和深圳二手房与新房销售套数比分别是3.4倍和2.4倍。也就是说,当我们还在纠结买新房还是买二手房的时候,一线城市早就进入了存量时代。

  许多房企终于哭了——上半年本来好好的,下半年突然风向咋就变了呢?这日子还怎么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接下来,要说的是三四线城市的房产市场。或者是说,三四线城市的房价。

  说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就离不开说棚改,或者叫棚改货币化。对许多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来说,就是因为棚改货币化,许多城市一改过去拆了你的房子再给你一套房子的实物安置法,转为通过开发商从银行贷款,给被拆迁户发放一笔远高于当地房价的拆迁补偿款,“房子我就不给你盖了,你自己想到哪买房就到哪买房去吧”,这就是棚改货币化安置。

  多少城中村村民由此开启了人生巅峰,多少城市房价被生生抬起。从2014年至今,许多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高企,除了炒房客的加盟,棚改货币化也是功不可没。2014年在全国第一个松绑限购令的城市呼和浩特,有媒体曾报道称,算上商品房、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回迁房、定向团购房,有房本的,没房本的,该市所有的房产库存在2400万至2500万平方米之间,库存去化周期高达7到8年。而棚改一来,4年后,呼和浩特就宣布全面停止去库存了。

  这么多的房子都被买走了,不是房价降了,而是棚改让手里有钱的拆迁户华丽转身为购房者,买空了市里的房子。按照供需原则,房产供不应求,房价能不涨吗?当初,我们的津津乐道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得太快的时候,似乎谁也没料到,被割韭菜的命运会轮到三四五六线城市购房者的头上吧?

  饭得吃,房得买。当真金白银或者拆借来的真金白银变成了钢筋水泥,其不仅是透支了购房者的购买力,其实也透支了城市的发展潜力。这也是许多头部房企在下沉至三四线城市跑马圈地挣完快钱后,就绝尘而去的原因。

  13年前的2007年,全国房价破万的城市只有北上深,2018年,全国房价破万的城市据统计多达62个。这个精彩的世界,让许多购房者都十分无奈。

  走在时代最前面的弄潮儿,总会被人所误解。比如二手房房产市场就是如此。新房在不断地盖,二手房量在不断地涨,一代买房新人换旧人的周期是十年以上,那么,到时候,房产库存会有多少?消化这些库存会要多长时间?十年后,会有多少人买房?

  房产信贷资金砍了一半,棚改面临一刀切,房价“腰斩”或成现实?这对房企来说是不可能的。

  去年开始,棚改不再是房地产的重心,焦点换成了老城旧改。如今,大都市圈的概念越来越醒目,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等蓝图正在从挂在墙上延展到现实中来。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足够高了,该收的衣服也都收了。广阔空间,大有未来。房企早就排兵布阵到了都市圈范围内的三四线城市里去了。

  经历了疫情考验的房企在大城市制造了一批“秒光”、“日磬”一地鸡毛后,又准备再次回师大都市圈范围内三四线城市——想必“韭菜”又长出来了吧。还怪想念的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都市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资讯标签: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