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为美好生活创造更多可能

导读:  2020年初疫情突发,让中国消费市场冰火两重天

  2020年初疫情突发,让中国消费市场冰火两重天。线下业态受挫,线上商业反而异常活跃,尤其是在线上渠道占优的新型消费迎来井喷式爆发。在线购物、在线健康咨询、在线医疗等新兴服务行业飞速发展,消费升级之风席卷全国。

  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也相继表态,在疫情期间,我国新型消费业态逆势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和新动力,所以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加快发展新消费业态,推进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更好地扩大新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对于传统消费,新型消费极大地激发了消费潜力,激活了消费市场,助推了消费升级。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型消费时代扑面而来。

  如今市场消费的主力军从60后、70后早转变为80后、90后,甚至00后、10后,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物质资源非常丰富,对于这个消费群体来说,消费不仅仅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更多的则是追求个性化的消费方式。

  消费不再是单向的商品购买和使用,而是通过消费者与消费者互动、生产者与消费者互动来完成消费行为。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则表现为让消费者对产品提出个性化需求或参与产品设计,然后厂家进行生产制造,如C2M反向定制模式等。

  线上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展,从原有的实物消费加速向服务消费、生产领域延伸。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非接触式消费受到青睐。很多生活服务中心、超市、蔬菜零售企业也通过“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方式,实现全程无接触购物。

  在新型消费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如果想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要比拼的是谁能获得精准流量,谁能为顾客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

  很多企业选择加入各类电商平台,但必须付出高昂的流量推广费,所以利润被极度压缩,很多都是赔本赚吆喝。

  况且目前传统的B2C电商平台已经无法满足新型消费时代下消费者的对于高品质的追求,传统电商以价格为王的销售模式正逐渐走向末路。

  针对这一情况,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制定了《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方案对发展新型消费作出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实施,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加快研究制定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推动服务消费线上线、出台互联网诊疗服务和监管的规范性文件,推动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规范发展;

  2、出台电子处方流转指导性文件,完善技术路线问题,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4、打通互联网医院和实体医疗机构的数据接口,逐步推动医药保数据互联互通,促进健全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

  5、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7、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智能制造利用,打造集合体育赛事活动、健身指导、技能培训、服务咨询等融合互通的体育产业新业态,推动体育设施智能化、信息化建设。

  1、利用“溯源码”实施“首站赋码、进出扫码、一码到底、扫码查询”等管理模式,建立从供应链首站到消费需求终端的进口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

  2、深入推广邮快合作等方式,提速快递物流进农村,健全必要的集配装备和分拨仓、前置仓等流通仓储设施,2022年前实现有条件的行政村全覆盖;

  3、推动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支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多场景应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和城市建设数据汇集;

  4、完善智慧城市领域标准体系,开展关键急需标准定制。建设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

  6、加快定制相关应用标准和管理办法,有序推动无人配送、无人驾驶在产业园区等特殊场景落地和示范;

  7、把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当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新建(在建)和老旧小区、园区、楼宇加强相关配套建设;

  8、开展车联网电信业务商用试验,加快全国优势地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探索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和规模部署;

  9、适应新能源汽车和寄递物流配送车辆需求,优化社区、街区、商业网点、旅游景区、度假区等周边地面及地下空间利用,完善充电电源配置和布局,加大充电桩(站)建设力度;

  10、加强各层级消费中心规划布局,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加强中小型消费城市梯队建设,形成以国内为重点、联通国际的新型消费全区域格局;

  11、制定相关实施办法,指导各地区各行业对标先进、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分批次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

  1、推动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政策,合理确定平台责任,兜牢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权益底线、推进平台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3、对于不适合成片开发的部分乡村旅游、民宿、户外营地及其他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探索符合实际的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新模式;

  4、支持各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探索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方式,合理增加能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供给;

  5、支持省级人民政府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支撑新型消费发展、有一定收益但难以商业化合规融资的公益性项目建设;

  6、研究推行政府购买优质的在线教育服务,并将相关服务纳入地方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7、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管控有效和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审慎规范发展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加大对新型消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8、加快推进保险线上化进程,丰富保险产品供给,为互联网场景下的交易、支付、出行等提供更多风险保障;

  10、组织市场主体开展日韩等境外个人境内移动支付便利化试点工作,提升入境游客境内支付体验;

  11、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募集资金,或到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公司债、可转债及资产支持证券融资,拓展新型消费领域融资渠道;

  12、引导外卖、网约车、电子商务等网络平台合理优化中小企业商户和个人利用平台经营的抽成、佣金等费用,用技术赋能促进平台内经营者降本增效;

  13、鼓励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等创新措施优化移动支付等相关收费,降低中小商户支付服务成本;

  14、加快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推广,优先选择部分新兴消费活跃的城市进行试点,着力提高金融运行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2、指导各地评估网约车政策落实情况,优化完善准入条件、审批流程和服务,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

  3、建立健全消费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设消费投诉信息公示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消费投诉公示工作;

  4、进一步规范线上经济秩序,持续推动整治线上平台垄断、不正当竞争、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

  5、梳理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化需求,开展电子文件、数据安全等重点通用标准研制,推动建筑产业互联网相关标准研制,完善新型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支撑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6、加快推进重点服务消费领域标准研制工作,尽快在跨境电商,农产品电商、远程教育、餐饮分餐制等领域出台一批国家标准;

  8、加快制定并推动实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相关标准,加强对新技术金融应用的规范。

  本文纯属分享,如有涉及到图片文字有侵权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进行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都市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资讯标签: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