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特斯拉国内召回国外“甩锅”网友调侃:车买了要供起来

导读:  10月24日,特斯拉车主孙毅(化名)收到了两封邮件,邮件内容都是关于特斯拉的召回通知

  10月24日,特斯拉车主孙毅(化名)收到了两封邮件,邮件内容都是关于特斯拉的召回通知。“通知称车主的车辆在召回范围,需要更换前悬和后悬,并明确免费更换前悬架和后悬架所需时间,分别为3小时和1.8小时。”孙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就在孙毅收到上述邮件的前一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消息称,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宣布,因前后悬架存在安全隐患,自10月23日起召回共计近3万辆进口Model S和Model X电动汽车。

  但随后特斯拉的态度开始反转。在日前特斯拉递交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信件中,该公司表示:车辆无需进行召回,因为车辆悬架并不存在缺陷,出现损坏并非质量问题,而是车主使用不当所造成的。言外之意,特斯拉将责任指向了司机,并表示不会在中国以外地区进行召回。

  对此,一位进口Model 3的车主无奈表示,“只能说养大了狼,现在被狼反咬一口。”

  这已经不是特斯拉的第一次“甩锅”。在近期频发的“失控”事件上,特斯拉也多给出“车辆没有问题”、“车辆系统不存在故障”“车主踩错刹车”等调查结果。

  日前,特斯拉在其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汽车安全报告”中称,今年第三季度,在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参与下的驾驶过程中,平均每459万英里(约合738万公里)的行驶里程里就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这一数据相比第二季度每453万英里(约合729万公里)的数据而言,事故发生率略有改善,但改善并不明显。

  当前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仍处于上升势头,但频频“甩锅”行为已经引发消费者不满。

  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文件显示,特斯拉召回生产日期在2013年9月17日至2017年8月16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车辆,共计29193辆。

  “在经受较大的外部冲击时,这些车辆可能会发生后悬架上连杆变形,继续使用车辆时该部件会进一步弱化,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断裂,影响车辆的操控,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上述文件称。

  同时,特斯拉还将因类似原因召回生产日期在2013年9月17日至2018年1月15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车辆,共计19249辆。

  上述召回中,需要同时召回更换前悬架连杆及后悬架连杆的车辆为18608辆,仅需召回更换前悬架后连杆的车辆为10585辆,仅需召回更换后悬架上连杆的车辆为641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8月,特斯拉在中国销售的Model S 、Model X超过6万辆。这意味着特斯拉此次召回总数约占其在华近一半销量。

  不过,特斯拉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认定的召回原因并不认可。根据外媒消息,特斯拉在随后递交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信件中表示:“由于SAMR(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和DPAC(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认为相关车型需要被召回,特斯拉只能选择被迫自愿召回相关车辆,尽管特斯拉不同意上述机构的观点,但仍然选择了自愿召回方案。”

  特斯拉认为,这部分召回的车型与北美车型采用的是同样悬挂系统,但中国市场悬架发生问题的概率为0.1%,全球其他地区却只有0.05%,这可以证明特斯拉的车辆根本不存在缺陷,悬挂出现问题也是车主使用不当造成的。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对车辆发起召回并不是无缘无故做出的决定,必是经过严格调查和取证,确定车辆确实存在问题,才会对问题车辆进行召回。

  面对特斯拉这一“甩锅”做法,网友们纷纷出来调侃,“(特斯拉的意思是)车买了不能开,要供起来”“不是我车不行,是你们不会开”“意思是过减速带坑坑洼洼要停车扛过去吗?”

  特斯拉“甩锅”车主,召回事件并不是个例。10月19日,一位微博实名认证用户“电动老王-”发布消息称,其爱人驾驶的特斯拉Model 3在北京崇文门路口,通过红绿灯之后,车辆突然向右偏出车道,且方向盘转不动。最终车辆冲上公交站台,导致一名交通协管员受伤。

  从网上公布的车辆行车记录仪视频可以看到,车辆行进过程中逐渐从主路上向右偏离,直至撞毁公交站台旁的手扶栏杆,最后停止。

  该事故发生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有不少网友质疑驾驶员是否操作不当。对此,“电动老王-”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复:“爱人不存在开车玩手机情况。事故发生后,她已经忘记是否开着AP(自动辅助驾驶),以及是否来得及踩刹车,事故之后大脑一片空白。”

  “电动老王-”对方向盘出现偏差很难回正,以及车辆紧急制动功能在前方出现障碍物没有启动的情况提出了质疑:“希望特斯拉能对这个情况给出一个解释。”

  有网友也对此提出疑问:“电脑会出现卡顿,而且使用时间久了系统就有问题,智能化的电动车是否也会发生类似电脑的问题?”

  对此,10月20日下午,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认证的微博账户“特斯拉客户支持”回应此事称,“经过对车辆的勘察和数据整理,该车辆在事故发生时未开启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直至碰撞发生,未发现包括转向系统在内的任何系统故障。”

  对于特斯拉的这一回复,网友们亦是用“甩锅”来形容。有网友评论:“首先如何证明车子的任何异常都是被记录了。其次,就算是有了记录,程序就真的没有bug?要是程序员能发现所有bug,那么世界上就没bug了。”

  也有网友表示,为预防“甩锅”事件再次发生,特斯拉车内需要再增配一个全方位的车内摄像头。

  事实上,在查看特斯拉提供的车辆行驶数据过程中,“电动老王-”在肯定刹车系统确实没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疑问:“车辆方向盘向右8度,持续了6秒的时间。这6秒钟是否是间歇性问题,变成了悬案。”

  北京发生的这起特斯拉“失控”事件,已经是4个月来,特斯拉在中国发生的第5起“失控”事故。

  今年6月16日,江西南昌一辆特斯拉Model 3发生撞击事故后起火。该起事故是今年以来,国内首起特斯拉车辆因“失控”发生的交通事故。根据车主陈宇(化名)自述,当时车辆时速突然从50~60km/h自动提速至127km/h,且踩刹车无效,车辆失控开出约8公里后,最终撞上土堆翻车起火。

  但对车主陈宇的上述说辞,特斯拉方面并不承认。“经后台调取车辆行驶数据及现场勘查情况发现,系统检测到事故发生前几分钟及碰撞时,驾驶员有踩下加速踏板的信号,无踩下制动踏板信号。”特斯拉方面称。

  “车辆肯定是失控了,就算特斯拉方面不承认,这也是100%的事实。”10月21日,陈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截至目前,除了特斯拉方面给出车辆不存在“意外加速”的结论外,交警方面还未给出最终调查结果。

  陈宇告诉记者,今年8月,特斯拉负责事故处理的工作人员在调解过程中,曾提出对于这起事故提供10万元左右的补偿金,但拒绝称是赔偿金。对此,陈宇没有接受。

  “9月,我们也沟通了两三次。这期间,特斯拉方面坚称车辆没有问题。不仅如此,对方也不再提及补偿的事情。”陈宇表示,“等身体养好后,如果特斯拉仍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我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不排除起诉特斯拉。”

  陈宇的这起事故发生后,特斯拉类似的车辆“失控”交通事故开始在中国频发。如8月9日,上海一辆特斯拉Model 3突然“失控”冲入位于上海杨思路的一座加油站内,不仅撞坏防撞杆等设施,还撞坏了站内3辆机动车,撞伤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车主。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该特斯拉车主描述称,事故发生时,自己正驾车沿着杨思路西向东行驶,为防止撞击前方土方车,他试图撞击绿化带强制减速,但车辆失去控制,径直撞入加油站。

  8月12日,浙江温州某小区,一辆特斯拉Model 3行驶到小区门口,车辆突然加速,高速冲撞至停车场的拦截杆,并接连撞击14辆车,车主受重伤。该车主称,车辆在距离停车场100米左右,突然加速且刹车失灵,撞开了收费处的栏杆,并冲进停车场内,导致事故发生。“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特斯拉失控且刹车失灵。”该车主说。

  9月5日下午,四川南充一辆特斯拉Model X撞到多个车辆和路边行人。南充交警一大队发布的警情通报显示,该事故已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和多车受损。截止目前,事故原因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中。特斯拉方面称:“根据对车辆数据的分析,显示车辆没有发生故障。我们会尽全力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

  截至目前,对于上述国内发生的几起“失控”事故,特斯拉方面给出的回应多为“车辆没问题”或“尚在调查中”。截至记者发稿,关于近期频发的“失控”车辆事故原因,特斯拉与车主双方仍各执一词。

  一位特斯拉内部人士明确告诉记者,特斯拉发生“意外加速”且刹车失灵的情况几乎不可能。

  但特斯拉“意外加速”失控事件并不仅仅在中国市场发生。今年1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收到一份请愿书,其中包含127起特斯拉车辆“意外加速”事故的投诉,涉及123辆车和110起撞车事故,52人受伤。特斯拉“意外加速”车辆涉及2013年至2019年生产的特斯拉汽车,包括Model 3、Model S和Model X车型。

  对于上述控诉,特斯拉第一时间发布声明称:“关于车辆安全隐患的质疑是做空者对特斯拉的抹黑,特斯拉车辆不存在‘意外加速’情况”。

  “我们分析了解到的每一起车辆意外加速事件的驾驶数据,结论是特斯拉汽车在所有事件中都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也就是说,只有当驾驶员让汽车加速时,汽车才会加速,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辆会正常减速或停止。”特斯拉方面表示,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如果驾驶员无意间同时踩下了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根据设计要求,制动踏板的优先级会更高,此时加速踏板的指令将不会发生作用,电机扭矩也会被切断,持续踩下制动,车辆就会停止。

  对于特斯拉的解释,一位在一线工作十余年的资深汽车技术人员承颢(化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作为高端智能化电动车的鼻祖,特斯拉同时出现失控和刹车“失灵”的几率确实非常低。“出现类似的情况,相信特斯拉相关技术人员已介入排查。不过,若真有类似情况出现,也有可能因为几率非常小且无规律可循,技术人员在测试过程中也很难发现。”

  那么,高度智能化的车辆是否会存在“意外失控”且刹车失灵,但后台监控不到的现象?“这种情况也不是不会出现,只是发生几率非常小。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能看到的所有信息,还不能支撑我们去下一个结论性的判断。”10月22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智能驾驶企业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理论上讲,上述情况有可能发生,如故障数据没有及时上传回后台。同时,在测试过程中,因为这种故障事件的触发条件比较复杂,不容易在实验室中测试出来。

  事实上,自2018年开始,特斯拉一直通过发布季度报告的形式,比较在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启动与关闭状态下,发生每起事故时汽车的行驶里程,以在改进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的安全性方面创建一个基准。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6日,特斯拉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汽车安全报告。该报告显示,在第三季度中,在启动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的驾驶过程中,每行驶459万英里(约合738万公里)会发生一起事故,相比于第二季度每453万英里(约合729万公里)的数据而言,事故发生率略有改善。

  但对于没有启动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但是启用了特斯拉主动安全功能的汽车而言,今年第三季度其每行驶242万英里(约合389.46万公里)就会发生一起事故。而在去年第三季度时,这一数字是每行驶270万英里就会发生一起事故,情况反而恶化。

  而既没有启动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也没有启用主动安全功能的特斯拉汽车,今年三季度则会在每行驶179万英里(约合288.07万公里)时就发生一起事故。而2019年同期的这一数据则是特斯拉汽车每行驶182万英里时会发生一起事故。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从今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以来,启动了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后,特斯拉汽车的事故略有减少,但在该系统关闭而主动安全功能启用时的事故率则是同比上升。

  而除了“失控”问题,特斯拉其他系统问题也开始出现。就在此前特斯拉“电池日”的第二天,特斯拉系统遭遇全球性宕机,导致公司工作人员无法处理送货和订单。

  而一直被特斯拉引以为傲的“智能召唤功能”也出现了问题。10月21日,一条特斯拉车主使用“智能召唤功能”召唤时,发生剐蹭的视频被曝光。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车辆在被召唤后,多次调整位置和角度,仍无法顺利行驶出车位,最终与停放在其左侧的宝马车发生剐蹭,而Model 3后门及后翼子板处也出现了明显剐蹭痕迹。

  不仅如此,10月22日,多位车主在特斯拉车主群中反映:“车辆开出去后,经常会出现没有信号,没网的情况。”

  对于上述被曝出的种种问题,特斯拉不是保持沉默,就是给出“车辆不存在问题”亦或是“尚在调查中”的回复。

  虽然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失控”事故频发,且不断“甩锅”,但消费者对特斯拉车辆的购买热情并没有下降。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5月以来,特斯拉在华销量逐步攀升,连续5个月销量突破万辆,1-9月特斯拉在华累计销量突破7.99万辆,位列国内新能源车企销量榜第一名。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对特斯拉趋之若鹜,主要就是看重其智能驾驶功能。

  10月20日,记者在走访特斯拉体验店时,一位准车主张翰(化名)对记者表示:“我打算买特斯拉,更多倾向于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等新体验,它可以满足年轻人对高科技的向往和好奇心。”

  但对连续发生的车辆“失控”事件,张翰也表示担忧。“车辆存在‘失控’问题的话,驾驶起来会很害怕,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现类似情况。”张翰表示,既然决定买特斯拉,就做好了相应的思想准备,会在后期驾驶过程中保持更高警觉,不会完全相信特斯拉的智能驾驶功能。

  与张翰有同样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特斯拉对于我来说,更像是电子产品,就像是苹果手机一样,我买它的目的就是想要体验智能驾驶功能。”董昊(化名)对记者说。

  而特斯拉也在智能驾驶的研发道路上一贯采用激进态度。10月21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表示,公司的完全自动驾驶(FSD)测试版软件将于当晚向部分客户推出。不过,马斯克并没有透露哪些地区的车辆会收到推送。

  “暂时还不知道完全自动驾驶测试版软件面向的用户群体和区域。”一位接近特斯拉中国的知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软件已经进入内测第一阶段,不过仅针对小部分用户。

  北京时间10月22日午间,特斯拉对外发布消息称:“在10月份,我们将重写的第一个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软件更新——城市道路,发送到数量有限的早期体验计划客户。随着我们继续收集数据,这个系统将变得更加强大。”

  “这一次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测试,对于行业发展来说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意义非常重大。”地平线市场拓展与战略规划副总裁李星宇对记者说,此次测试,让“完全自动驾驶”功能不再是按照研究院模式应用在少量试验车上,而是在量产车上进行测试。这证明,渐进式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是自动驾驶行业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不是跨越式的发展。

  但李星宇也指出,当前,并不是政策阻碍自动驾驶落地,而是自动驾驶技术本身还没有被证明是成熟的,其实是政策在等技术。

  目前,外界还不清楚特斯拉推送的“全自动驾驶”软件测试能实现哪些功能。“公司的自动辅助驾驶团队一直专注于神经网络和控制算法的基础架构重写。”特斯拉方面仅表示,这一重写能够将剩余的驾驶功能释放出来。

  那么,当前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安全性有多高?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指出,现在的人工智能所能够产生的一些算法有相当大的脆弱和不稳定性,在自动驾驶上可能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问题,所以人工智能效率并不是最重要的标准。

  “当然,我们希望它的精确度高、效率好,但也希望它有一些别的性质,如符合社会标准或者在法律上能够被接受。”姚期智说。

  频发的“失控”事件和特斯拉对此次召回的态度,虽然没有对其在华销量产生影响,但已经动摇了部分潜在客户对特斯拉的完全信任。

  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日前,特斯拉中国官网发布消息称,特斯拉于2020年10月16日终止执行并下线“特斯拉信心保障计划”。特斯拉方面明确,该计划将仅供失效前部分未结订单客户查阅。这意味着10月16日之后的购车订单将不能再享受该计划的保障,消费者就算对特斯拉新车不满意,也不能再享有此前“7天无理由退车”的福利。

  “‘信心保障计划’的取消与特斯拉频繁下调价格有一定关系。”崔东树认为,因为频繁降价导致使用“信心保障计划”的车主越来越多,对于特斯拉来说,相应投入成本也会逐渐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特斯拉旗下车型售价的调整次数均超过10次,其中2019年四款车型累计调价次数约15次。而从年初至今,特斯拉已进行过三次降价,Model 3系列累计降价超过8万元。

  北京某特斯拉体验店销售专员李燕(化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公司取消这一项政策,是出于降低成本考虑。事实上,真正使用‘信心保障计划’人非常少,而执行这一优惠政策还设有专门的执行部门和人员。出于节省成本考虑,公司决定撤销该部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中。”

  记者从上海某特斯拉体验店销售人员何坤(化名)处了解到,“信心保障计划”的下线对其门店的影响已经显现。“现有一批因为降价而退订的车,价格在24.9万元基础上再优惠1万~2万元。” 何坤对记者说。

  “信心保障计划”取消后,特斯拉(TSLA)股价出现明显波动。从特斯拉股价走势图来看,美东时间10月15日到10月20日,特斯拉股价的降幅在2%~2.69%之间,股价从461.3美元/股下跌至421.94美元/股。

  而频发的“失控”事故也让特斯拉股价产生了波动。公开数据显示,从9月1日至美东时间10月16日收盘,特斯拉股价从502.14美元/股下跌至439.67美元/股,市值蒸发了329.56亿美元,几乎跌掉了一个福特汽车的市值。

  但亮眼的三季度财报依然给了特斯拉高速前行的信心和动力。北京时间10月22日,特斯拉对外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实现营收达8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45%,高于市场预期的83.6亿美元;净利润为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218%,连续5个季度实现盈利。

  产销量方面,特斯拉在今年三季度创造了新纪录。特斯拉发布的最新交付数据显示,三季度,特斯拉共生产了约14.5万辆电动车,交付了19.93万辆。

  特斯拉在上述财报中再次明确,公司将维持产销量50万辆的年度目标不变。这意味着,今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需在三季度的基础上增长30%,超18.1万辆。

  对此,有分析认为,特斯拉完成50万辆销量目标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季节性平均值和中值分别增幅为9%和14%。“虽然实现这一目标变得更加困难,但50万辆仍是我们的目标。”特斯拉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Model Y和上海工厂产量的季度环比增长,以及物流和交付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投行Baird分析师Ben Kallo在研究报告中称“毛利率是第三季度的关键变量”。上述财报显示,2020年三季度,特斯拉公司整体毛利率达23.5%,车辆毛利率高达 27.7%。这意味着,特斯拉还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用来降价。“特斯拉毛利润率的表现,可以体现其从监管信贷、产品定价、电池成本到制造规模等各方面。”Ben Kallo分析称。

  目前,特斯拉正在上海、柏林和德州的超级工厂提升Model Y的生产能力,并将于2021年开始各地交付。同时,特斯拉Semi半挂卡车也将从2021年开始交付。“我们将持续在路线图规划的产品上加大投入。”特斯拉在财报中明确。

  “从一家初创企业发展至今,特斯拉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同时其产品也开始接受消费者的考验。”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特斯拉在加快生产和市场推广的同时,还需要确保产品质量的提升。

  曾经被亏损“魔咒”套牢,现金流青黄不接的特斯拉,在外界唱衰声中一路成长,已跃居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随着公司经营情况持续向好,现在的特斯拉也有了去规划和投资未来的底气。此次财报中的一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支持产品路线图、长期产能扩张计划和其他开支。”

  目前,特斯拉的品牌效应和高速发展,足以牵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此前摩根大通的一篇研报明确,特斯拉Model 3的流行及其激进定价模式将推动整个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

  但无论是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还是销量的快速提升,背后是市场和消费者对特斯拉品牌和产品质量的认可。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行业影响力的增强,同样也预示着特斯拉肩负的社会责任也更高。

  但近期频发的车辆“失控”事故,系统或APP宕机,无不在向特斯拉发出预警,督促其在高速发展、扩展产能的同时,还应更重视产品的品质。生产更高质量、更安全的智能电动车,积极听取消费者的心声,这样特斯拉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都市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资讯标签: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