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以和为贵”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品牌

导读:  “称心调解工作室”“涌哥调解工作室”,一批批调解工作品牌在梅州各地不断涌现;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手段与人民调解工作深度融合,让调解工作更显“智慧”;往日跨省界、难以解决的基层矛盾纠纷,也有新成立的边际纠纷调解工作室介入……梅州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处理基层矛盾纠纷时坚持“以和为贵”原则,不断探索创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打造更多具有梅州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品牌

  “称心调解工作室”“涌哥调解工作室”,一批批调解工作品牌在梅州各地不断涌现;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手段与人民调解工作深度融合,让调解工作更显“智慧”;往日跨省界、难以解决的基层矛盾纠纷,也有新成立的边际纠纷调解工作室介入……梅州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处理基层矛盾纠纷时坚持“以和为贵”原则,不断探索创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打造更多具有梅州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品牌。一件件矛盾纠纷被化解,矛盾双方的利益得到维护,为“平安之乡”增添更多和谐的音符。

  很多矛盾纠纷总是从邻里纠纷、鸡毛蒜皮等小事引发的,稍不注意就容易激化升级,导致小事变大,甚至造成刑事案件。相关部门适时引导,积极培育扶持群众身边的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让群众身边熟悉的人用熟悉的话做好群众的调解工作,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丰顺县“称心调解工作室”以调解员朱章称的名字命名,他为人公道,调处问题总是不偏不倚,在群众身边有着较高声望,调解结果总是令矛盾双方都称心满意。今年2月1日,正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吃紧的时候,丰顺县黄金镇湖田村村民彭某某早上一开门发现门前有一大袋死猪仔。原来,钟某某的猪舍和彭某某的菜地相邻挨着。过年前,钟某某的母猪分娩在即,彭某某每日在菜地里翻地种菜。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钟某某认为彭某某翻菜地惊扰了“胎神”,导致他家母猪产崽后猪仔全部死亡,一怒之下把死猪仔装袋后全部摆放到彭某某家门口。调解员薛远宏和朱章称等在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批评钟某某在抗击疫情时制造这样的矛盾纠纷确实很不应该,并安排环卫人员对彭某某家门口进行全面的消毒清理,对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钟某某也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错误并向彭某某进行道歉和赔偿。

  个人调解品牌推动了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并由“个体”向“团队”、由“单干”向“联动”、由“粗放”向“精细化”方向转变。在大埔县百侯镇,“有问题找涌哥”是当地群众处理纠纷的首选。百侯镇发挥派出所教导员刘万涌在当地工作近十年、与很多村民已像亲人一样熟识的优势,设立“涌哥调解工作室”,做好全镇纠纷矛盾的化解工作。“涌哥”并不只是指刘万涌一人,而是由刘万涌牵头、有45名义务调解员的队伍。刘万涌说:“村民有矛盾,我们请矛盾双方到工作室,大家围成一桌,有矛盾说矛盾、有诉求说诉求,再结合法律法规、实际情况、人情世故等进行分析调解。”据悉,2019年以来,“涌哥调解工作室”已主持调解全镇群众矛盾纠纷82起,矛盾化解率达到100%。

  丰顺“老罗调解工作室”“爱帮调解工作室”,平远“学理叔调解中心”,梅江“俞职昌调解工作室”……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在梅州遍地开花,他们专业、高效化解矛盾,提高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让人民调解成为群众权益的“守护神”、社会和谐的“助推器”。

  梅州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此前,因为涉及两省,缺乏沟通机制,一些基层矛盾常常演变成省际纠纷,处理起来棘手。省外群众不归本地管辖,发生纠纷找不到也说不动当事人成为常态。

  平远县司法局率先“破冰”,积极探索人民调解新模式,在八尺镇排下村成立首个边际纠纷调解工作室,更好地实现边界调解。排下村党支部书记肖剑锋获得调解室主任的“新头衔”。他介绍,调解工作室建立后形成不少创新机制,包括联防联调、联谊交流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案情研讨会、相互走访学习,与边界地区加强联合排查加强沟通团结,建立边际村信息员报送制度、增派人力与经费支持等。

  2019年春,排下村村民肖伯与江西省寻乌县南桥镇的村民陈某闹翻了,原因是双方先前签定山林租赁协议,但肖伯认为租金较低想强行收回。调解工作室立即组织双方调解,向当事人讲解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最后劝解双方协商后再签一份新协议。“当时多亏肖书记给我普法讲法,还积极帮我跟江西陈老板沟通,我们俩才解开心结。”聊起去年那件事,肖伯对调解室的工作频频点赞。

  一年来,该调解工作室接待群众近百人次,调处边界矛盾、排查预防纠纷20多起,调处成功率100%。调解工作室也慢慢在群众里树起好口碑,排下村的边际调解工作经验很快推广到全县,并得到闽粤赣兄弟单位的赞许。平远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借助边际纠纷调解工作室机制,平远边界有闽粤赣30余个乡镇司法所形成紧密联动。

  随着社会发展和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早已与人民调解工作深度融合。兴宁市司法局通过引进“小法通”智能普法机器人、配备便携式工具等,从实践中探索出智能化调解新模式,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法律宣传的互动交流平台,有效弥补农村法律资源欠缺等短板,也让调解工作更有“智慧”。

  兴宁市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指出了“小法通”的厉害之处:在日常调解过程中,即便是专业的律师也不能马上将某个领域的所有法律法规说出来,但“小法通”不仅可以将具体的法律法规一一呈现,而且可以“说”出最高法司法解释等,甚至还可以列举经典案例、以案说法。这背后有其汇集的3万个日常法律问题、3000万份法院生效判决、500万字的法律法规作为智慧支撑。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陈某夫妻结婚近50年,前段时间因生活琐事发生了矛盾纠纷。村委调解员和驻村民警马上启动调解机制,先从两人的情感入手,对陈某的家庭情况调查了解、系统分析、寻找原因,随后结合“小法通”提供的准确法律条文进行分析,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夫妻俩进行调解教育,最终促成和解。

  基层矛盾调解场所通常为农田、老屋、果林等地,调解人员在开展调解工作中受调解地点偏僻和设备不齐等因素影响,无法在现场第一时间签署人民调解协议,不方便人民群众,也存在当事人反悔等情况,影响调解成功率。为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兴宁市司法局为全市20个镇街司法所配备了拆分式笔记本电脑、便捷式打印机、公文包等,调解人员开展调解工作时可以随时带在身边,调解成功后可当场做好、做齐所有调解档案。兴宁市宁中镇丝光村发生一起因道路通行引发的纠纷,宁中司法所马上组织一批专业调解人员进行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随后使用便携式设备将调解协议书拟定、打印出来,双方现场签名认可,从调解到双方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仅仅用了1个半小时。

  人民调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充分体现,也是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梅州市司法局局长叶仁基表示,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司法行政机关将统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积极探索便民惠民措施,通过打造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个人品牌调解室等,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断提升法治保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都市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资讯标签: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