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疫情浪潮仍未退散,日本口腔医疗行业正面临一个低谷期,作为社会人口结构相近的国家,日本口腔医疗行业的现状对国内口腔医疗行业会有什么启示?
同为亚洲国家,患者类型接近,市场发展路径也相同,今天还保持亚洲最高医疗水平的日本口腔医疗也许是最值得借鉴的一个市场。
和中国不同的是,今天日本还处于疫情中。自4月2日正式封国后,日本政府在4月7日开始在全国发布限制令,自此日本全国的口腔医疗机构开始进入严酷的考验期。
由于日本经济长期持续低迷,加上严重的老龄化,少子化等社会问题和医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近20多年来,日本的口腔医疗市场始终处于一个没有增长,持续饱和的状态中。
可以说牙医的日子一天不如天。这次疫情的突发,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让本来就不容易的经营状况的日本口腔医疗机构,瞬间变得更加的绝望!
笔者通过对日本官媒以及各类平台的相关信息的收集,以及对数十家位于日本全国不同地方的口腔门诊经营者的访谈,历经1个月的调研,为大家深度说明还处于疫情中的日本口腔医疗界的真实情况,并由此作为未来中国口腔医疗市场发展的借鉴。
仅次于欧盟作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人口1.3亿人,相当于中国的10分之一人口的日本,拥有世界上规模第三的口腔医疗市场,是一个在2.3兆亿日元(220亿美元)经济规模 的市场。
就像笔者多次发表的文章中所提及的,今天日本的口腔医疗机构的数量,比日本在世界上引以为傲的便利店的数量还要多。
比如在日本东京,每500m的直径距离就有150家的口腔医疗机构,上图就是在日本东京市中心所分布的口腔医疗机构,虽然日本东京的人口和面积几乎和上海一样,但是仅在日本东京就有超过12000家的口腔医疗机构。
那么如此之多的口腔医疗机构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些机构包括日本口腔医生的现状又是什么样的呢?
由于日本的98%以上的口腔医疗机构都是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患者在选择口腔医疗机构的时候已经非常习惯于“就近”的原则,并且对这家门诊的院长和主要医生所毕业的学校会特别关注。所以我们先从日本的口腔医生教育以及考取执业医生执照说起。
下图是2020年发布的日本全国20所公私口腔(含)大学的高考攻略图。主要对比了各个学校,毕业生参加国家医师执业考试的合格率以及学费的差异。
从中可以看到,排名最高的东北大学和排名最低的奥羽大学的合格率足足差了59%之多!
而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相比,最贵的私立大学爱知学院大学学费3354万日元(225万人民币)和公立大学学费的349.68万日元(22万元人民币)相比足足差了10倍之多。
即使如此,公立大学的合格率明显比私立大学要高了很多。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公立大学的学费低,教学质量高,所以报考公立大学的学生一般都是尖子生,高考状元,所以相对而言这些“尖子生”在大学毕业后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的合格率也会高很多。
现在,日本每年有2100多的口腔毕业生,每年口腔医生执业医师考试的合格率平均在66.5%左右。也就是每年有超过3分之1的学生需要第二年重考。
由于口腔医生过多,所以最近日本政府以及口腔医学会的政策,还是会逐年加大考试难度,增加不合格的比例。
据2018年的数据,日本口腔医生的人数是10万4908人,其中男医生在7万9611人,女医生在2万5297人。
而其中有55.9%的医生是自己开设口腔门诊的,30%口腔医生在其他门诊就职,而11.1%的人在医院类型的口腔科上班。还有1.1%的医生目前处于失业状态。
作为世界上口腔医疗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目前日本每10万人口中的口腔医生的占比情况如下:
全国平均水平在80.5人,其中东京是最多的在110人左右,其次是福冈在103.5人左右。而相对比较偏远的滋賀县每10万人中有54人,青森每十万人中有55人。
在日本,医生(大医疗)的平均年收入在1003万日元(70万人民币),而口腔医生的平均年收入只有634日元(40万人民币),而护士是438万日元(30万人民币),口腔技工是408万日元(28万人民币),口腔护士是338万日元(21万人民币)。
另外从时薪上来看,医生每小时收入在10905日元(750元人民币),而口腔医生是3124日元(220元人民币),口腔护士是1857日元(130元人民币)。
以上的收入如果放在过去10年做一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口腔医生和医生之间的收入差距基本没有改变,而口腔护士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升。说明在日本口腔预防被日益重视,因此作为口腔预防的主要从业人员的口腔护士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如果我们再横向对比下日本社会其他行业的收入水平,又可以得到很多其他的启发。
首先我们发现在医院口腔科上班的口腔医生的收入尽然比自己开业做老板的口腔医生的收入要高,在医院上班的口腔医生平均年收入在1242万日元(85万人民币),而开业口腔医生(自己是老板)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186万日元(80万人民币)。最惨的是打工的口腔医生,平均年收入只有621万日元(42万人民币)。
在日本收入的普遍情况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随之增长的趋势。从25-29岁的425万日元(30万左右)到65-69岁1166万日元(75万)。可见作为年龄越大越不值钱(年龄越大治疗的质量和数量急剧下降)的口腔医生而言,如果在年轻的时候不能赚足够多的钱的话,选择口腔医生这个职业,无疑是非常失败的选择!
从医疗机构的盈利水平看,在日本医疗行业里净利润率最高的是耳鼻喉科平均在41%左右,最低的妇产科在15%左右。口腔科如果含院长(老板)收入的线%左右。上图是去除院长收入平均在5%左右。
根据模型推测,由于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发展,日本口腔医生会在未来20年内减少15%,而患者数量会减少30%,甚至更少。整个行业规模持续萎缩已经成为定局!
截止到4月份,日本全国申请破产的企业数量同比增加16.4%,达到758家。
连续8个月持续增长,负债总额高达1614亿日元(110亿人民币)连续二个月连续增加。
日本经济指数DI已经连续3个月大幅度下降,截止到4月份,日本经济指数为25.8就上个月减少6.7点,连续3个月总共减少16.1点。
受到疫情影响,在未来的6个月里,日本经济还将持续低迷,各行各业特别是服务业,将会出现大规模的破产以及经济规模下降的现象。
而口腔医疗机构在4月份全国也有20家口腔医疗机构申请破产,比上个月的数量增加81%,也是自1994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23年以来又一次达到20家的数量。
申请破产的20家口腔医疗机总计负责总额为11亿500万日元(7200万人民币),其中18家的负债额不满1亿日元(700万人民币),因此破产的机构规模都以小规模口腔门诊为主。
蓝色为4月的情况,红色为5月的情况,其中全国停业或者倒闭的机构4月有3%不到,5月有2%不到的水平。
而销售额减少超过50%的,4月5月基本持平都是在10%左右。销售额减少超过40%的4月有12%,5月有23%。而销售额减少超过30%的,4月有16%,5月有27%之多。另外销售额减少超过20%的,4月有23%,5月有16%。销售额略有减少的4月有16%,5月有11%,基本没有变化的4月有14%,5月有4%。销售额增加的4月有1%,5月有2%。
从以上数据基本可以判断,这次疫情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全日本有超过90%的机构销售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随着疫情的持续恶化,可以预测,收入持续减少的机构数量还是会大幅度增加。在这个寒冬里,那些本身“体质”就不佳的机构可能真的熬不过去了。
通过对日本口腔医疗市场的深度分析,反观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的当下和未来,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的是,中国因为在这次疫情中,中国政府的惊人执行力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性,疫情在全世界还在肆虐的同时,中国却已经有效的抑制住疫情,并且进入到经济触底反弹的趋势中。
虽然全国约有7万家的口腔医疗机构在这次疫情中承受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各地也陆续出现停业,关门,转让的情况。
但是笔者在全国调研过程中,接触更多的情况是,很多机构利用这次疫情对市场格局的影响,正在积极的扩大经营规模,招人,收购,新建,这样的情况却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冷静的考虑下,即使今天我们幸运的克服了疫情的冲击,接下来面临的是行业10年黄金发展期。但是中国社会也和日本社会一样面临超过17%的老龄化,低于1.0的出生率以及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的困境。
并且,从中美争端以及世界政治局势出发,中国比日本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以及中国口腔医疗市场对国内政策的依赖度也远远高于日本,所以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其实更大。
今天每年在中国的毕业的口腔医学生多达22000人,已经有接近110家大学开设口腔专业,口腔医疗机构的数量已经和日本接近,约有7万家,而医生的人数已经从远远超过日本,多达15万人以上。
加上资本的助力,中国口腔医疗市场发展到“饱和”程度的时间也许比日本市场要短很多。中国牙医的收入下降周期也可能比日本要快的多。
如何才能借鉴日本的经验,走在行业发展的前面,在未来还没到来前,就做好准备,避免危机,抓住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