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期间,全国已开放的8400余家景区严格落实客流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30%的要求,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各景区着力做好卫生防护、清洁消毒,严格落实体温筛检、配套使用“健康码”核验,筑牢“安全之墙”。
完善的疫情防控举措让人安心,新风尚“预约旅游”更让人省心。5天假期里,智慧旅游作为新的服务和治理手段在保障假期旅游平稳有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武汉,游客运用“武汉战疫”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黄鹤楼、汉口江滩等14个热点区域的当日客流量;在上海,86家A级景区全面实现“无预约、不出行”,约50家景区支持分时预约,游客自觉有序间隔入园。
如果安全是“1”,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则是后面一个个的“0”。在景区限流背景下,各地仍迎来以“本地人游本地”为代表的旅游市场复苏,一方面折射人们“求放飞”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展现出旅游业面对疫情顽强转型升级的韧性——在河南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朱仙古镇等乡村旅游点吸引大批市民前往观光休闲;在上海,民宿大受欢迎,平均出租率达81%;江苏通过新媒体、虚拟现实等方式,推出2120个线上赏景、看展、观演项目——让游客愿意花钱、花时间体验,旅游产品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
更智慧的管理、更丰富的产品供给,不仅在当下提供更多安全保证、带动旅游业乃至整个消费市场复苏,更是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方向。需要看到,当前以线上渠道为主流的景区预约体系,或给不习惯用手机的老年游客带来不便;本地游的风采,或因雷同的旅游产品、乏善可陈的歌舞表演打了折扣。如何让“1”邂逅更多的“0”,让更多群体共享发展红利,值得业界关注。
旅游业探索如何化危为机,持续推动智慧改革升级,让“诗和远方”未来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