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在我心目之中一直属于神秘而神奇的地方,虽然走过西藏和青海,但甘南对我的吸引力却丝毫未减。雪域佛国,梵天净土,九色甘南,甘南质朴却不乏惊艳,这里有着远离尘世的优美风景,也有着梵天圣地郎木寺和拉卜楞寺。远远望去,在一片遥远、寂静,像是从未有人踏足过的绿色山谷中,高耸着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寺庙。甘南作为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这里曾经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黄金通道,现如今也成为了驴友和摄影师的天堂。
在圣经天堂般的甘南,草原上弥散着沁人心脾的酥油香,郎木寺如世外桃源一般遗世独立,白龙江源头传来久远的召唤。转经廊外默念着六字真言,充满信仰的人们和匍匐在路上,磕着长头的老者都会给我们带来心灵的震撼。
一直以为大名鼎鼎的郎木寺就是一座寺院,到了郎木寺才知道原来郎木寺只是一个地名,而非寺院的名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郎木寺镇上,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虽宽不足2米,名“白龙江”。溪北是甘肃的“赛赤寺”,南岸属四川若尔盖县的安多达仓郎木寺,中间夹着回族的清真寺,两个藏传佛教的寺庙在这里隔“江”相望。,颇为有趣,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更加恢宏大气的赛赤寺。
郎木寺是一个有传奇色彩的小镇。它的闻名于世,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位美国传教士,发现并在这里长期生活,回国后把这里的美丽风光,风土人情著书发表,引起关注和轰动,很多外国人远渡重洋地来到这里。近年来,在国内也广为人知,成为甘南川西线路上的旅游热点。
郎木寺四周山峦环绕,风景优美迤逦。雪线下有郁郁葱葱的美丽森林。春夏季节高山草甸绿草如茵,花开遍野。秋冬季节银装素裹,漫山雪白。山势与风光,有些相似阿尔卑斯山脉的风景。素有“东方小瑞士”的美誉。
蓝天白云下,远处高耸的红石崖颇有气势。
来到赛赤寺正门,正午炙热的阳光仍然阻挡不了游客们的热情。
赛赤寺全称达合仓郎姆赛赤寺,达合仓郎姆汉语意为“虎穴天母”。相传这里曾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天母岩洞包藏其间,仙女之峰崛立其顶,虎狼栖息之穴随处可见。莲花生大师在此降妖伏魔,压邪扶正,除害安民。最早启开这处圣地之门者为东科·云丹嘉措,撰有《圣地记》并赐予授记,认为此处乃二十四圣地之一,吉祥天母现显居住,故而得名“达合仓郎姆”。
寺院在群山的环抱中静静地伫立着,飘舞的经幡传导出浓浓的宗教气息,虔诚的信徒磕着等身长头来此转经。转动的经轮转去了今生的苦难,转来了来世的幸福。逝去的人在赛赤寺院后的天葬台上等着神鹰将灵魂捎往天堂。独特的地理环境,秀美的山川以及民风民俗组成了郎木寺的一切。
依山势而立气势宏伟的寺院,金光闪闪的屋顶,一种庄严感油然而生。郎木寺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安多藏区藏传佛教教众重要的朝圣之地。自公元十八世纪中叶创建格尔底寺开始,历代活佛高僧在这里广弘讲说,弘扬佛法,受到广大教众的信奉。也使郎木寺至今保留着一些藏区原始独特的人文景观。
一位小僧人挥舞着僧袍飘然而过,留下潇洒无比的背影。
虔诚的藏族小伙不停地围着寺庙转圈,毫不理会外界所发生的一切
高挑的金色龙头飞檐尽显奢华
大经堂
大经堂外华丽丽的彩雕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一对外国情侣也被这夺目的雕梁画栋所吸引,拿着相机拍个不停
寺庙外不远外的僧房旁,僧人闲暇时种下的花儿开的正艳
僧人手拿一种类似弹弓的绳索相互之间打闹、嬉戏(这种绳索可以装载小石块,可以在放牛时用来打牛)
玩得不亦乐乎
在寺院里,僧人一般是拒绝拍照的,在拍照前最好是征得被摄者的同意,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从左至右,依次是长寿殿、金瓦殿、弥勒佛殿。赛赤寺的寺院依山而建,外形宏伟华丽,装饰金碧辉煌。外墙的褚红明黄,白璧黑窗,颜色一抹的鲜艳明亮。藏传佛教寺院的风格在这里华美而浓郁。
寺院旁的一个安静的小院内,一排动物标本吸引我走了进去,标本有野猪、鹿、羊还有不认识的动物,因为语言不通的原因,也不方便多问,红衣服的孩子也不愿多搭理我,只顾自地洗着手中的盘子。
在寺庙的后山上还有一个天葬台,据称,这是藏地唯一让游客参观的天葬台,藏民信奉佛教,认为秃鹫是空行母的化身,这也是一种施舍,舍却肉身,灵魂升天,据说这是效法佛经里佛祖舍身饲虎的行为。犹豫许久,终还是放弃了去看一看的念头,天上的秃鹫一个劲儿的在头顶上盘旋。
依着山势而行,我们慢慢爬到了寺院的高处,这里没有太多的游客,有的几乎都是虔诚的信徒。转动的经筒闪耀的金色光晖,一晃一晃的在白墙上温暖的流动。藏族老阿妈的念经声,一缕一缕的舒缓的传送入耳。那时的光芒与经声,至今还能感到神秘的温暖和内心的感动。
转完山顶上的佛阁,一位虔诚的老阿妈来到转经长廊,开始磕起了长头
磕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磕长头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虔诚之至,千里不遥,坚石为穿,令人感叹。
磕长头时两手合十,表示领会了佛的旨意和教诲,触额、触口、触胸,表示身、语、意与佛相融,合为一体。信徒们认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叩头时赤脚,这样才算虔诚。
老阿妈一个长头接一个长头,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口中不停地念诵着六字真言和转动手中的佛珠,对于我们这些外来者,她完全视而不见,专注地起身、匍匐、起身、匍匐.......
在足足磕了近一个小时后,她平静地离开这里,继续她的朝拜之路。望着那沧桑的背影,我不禁感叹着信仰的力量,这是一种让我们城市中生活久了不再相信的力量,每天两点一线,走到哪里都是一水儿的低头族,似乎信仰已经离我们太远太远.......
转完佛阁和长廊,信徒们开始向更高的山顶走去
路遇帅气的外国小伙儿,话说这里的歪果游客也是特别的多
山坡上的小僧人正在一起嬉戏打闹
不分彼此,两小无猜
也有全家齐动员,来到这片神圣而美丽的地方享受轻松一刻
前来取水的僧人
在甘南,一般人们都会在高处修建像这样的小型佛阁,里面供奉有佛像,以供信徒们朝拜
山顶上的佛阁是转经人的必经之路
小朋友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
风马也成为了他们手中的玩具
学着大人们的样子,高高抛起,随风飘散
天真而无邪,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快乐的因子
行走在郎木寺,看着眼着金碧辉煌的寺庙,还有络绎不绝虔诚的藏民,藏族人民对藏传佛教的尊崇和顶礼膜拜已经是深入人心,仿佛人现世这一辈子只有一件事情,就是信仰佛教,为了佛教献出自己的所有,而这一切只为了下一世的转世能寻得一个好归宿。我无法以都市人的思维方式去想象这些虔诚的藏民之感受,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那一日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