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新闻 > IT新闻

谷歌收集的数据比Facebook多 为什么被骂的不是它?

导读: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3日下午消息, 最近针对Facebook收集用户个人数据的争议再次把少有提及的认知摆上了桌面,即在线广告行业可能会对人们的隐私和幸福带来巨大危害。  尽管对Facebook问题的集中关注没错,但Fac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3日下午消息, 最近针对Facebook收集用户个人数据的争议再次把少有提及的认知摆上了桌面,即在线广告行业可能会对人们的隐私和幸福带来巨大危害。

  尽管对Facebook问题的集中关注没错,但Facebook的案例并非问题的全部面貌。如果我们的担心是公司可能会在我们不知情或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收集一些个人数据,那么Alphabet旗下的谷歌从各种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更大的威胁。谷歌收集的信息量之巨大、跟踪范围之广、人们在其网站和应用上停留使用的时间之长等,都比Facebook严重得多。

  新的规定,尤其是欧洲出台的新规定等,促使谷歌和其他公司披露更多信息,并征得更多的用户许可。在给予选择之后,大部分人可能会心安理得地为了服务而交出自己的个人数据。但是,至今为止,我们中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数据到底被收集了多少以及如何被使用的。

  “这里存在一个系统性问题,不独针对Facebook,”普林斯顿大学的助理教授兼计算机科学家Arvind Narayanan说道。他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些公司的业务模式本身就倾向于侵犯隐私。我们需要理解谷歌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

  谷歌是如何收集数据的?

  立法者和其他人已经就所谓的“影子文件”对Facebook提出了疑问。“影子文件”指的是公司收集的那些未注册Facebook账户之人的信息。公司未使用任何条款但也确实跟踪了这些非用户。

  谷歌也很有可能和Facebook类似,拥有的影子文件至少不会比Facebook少,TrackOff的首席执行官Chandler Givens说。TrackOff是一家开发防止身份盗窃软件的公司。谷歌允许任何人,无论他们是否拥有谷歌账户,选择停用其定向广告服务。然而,和Facebook类似,它还是会继续收集用户的数据。

  如果立法者真的想要了解在线广告和数据收集这些事,他们大概需要和谷歌的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好好谈谈。Google Analytics(谷歌分析)早已成为网络上最主要的分析平台。美国近一半以上的大公司网站上都使用了谷歌分析,意味着谷歌可以访问3000万到5000万个网站。不管你是否有登录,谷歌分析都可以跟踪你的数据。

  与此同时,谷歌会用更多方式来跟踪拥有谷歌账户的那10亿多用户。2016年,谷歌更改了其服务条款,使得公司可以将其收集的跟踪和广告数据与谷歌账户上的个人身份信息合并。

  谷歌会利用我们的浏览器和搜索历史,我们安装的应用,年龄和性别等人口统计数据,以及从其自己的分析和其他来源收集的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购物信息等等。谷歌说,它不会使用类似于种族、宗教、性取向或健康等“敏感类别”的信息。因为其依赖交叉设备跟踪,无论用户登录那种设备,谷歌都可以检测到用户登录。

  这就是为什么谷歌和Facebook在在线广告行业占主导地位的原因。通过将大量关于我们的个人数据投入到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中,他们可以确定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无论我们是否真的主动展示自己。

  通过其主要的广告市场收集到数据,谷歌向人工智能投入的数据更多。在美国目前大约有4000多数据中间商,他们总体上知道我们的一切事情,哪怕我们并不愿意透露这些信息,不管是我们是否怀孕、离婚或正在减肥中。谷歌和其中一些数据中间商有直接的合作,尽管公司表示,他们会督促这些中间商避免收集敏感信息。

  虽然数据中间商可以向保险商、雇主和其他任何感兴趣的人出售这些信息,他们的很多消费者都是需要另一个组件的营销商。他们更需要谷歌的AI。谷歌的AI可以定位“相似”的受众——就是那些与中间商数据发现的受众类似的人。

  Android如何过滤数据

  借着全球20多亿台活跃的Android设备,谷歌是移动设备数据收集的最大促成者。东北大学法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Woodrow Hartzog说,因为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帮助公司收集关于我们的数据,那么当公司收集的这些数据被不恰当地使用时,谷歌也应该相应地承担部分责任。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Facebook不断地收集Android用户的电话和文本历史。Facebook从来没有在苹果的iPhone上获得相同级别的权限。苹果设计的操作系统本意就是收集尽量少的数据。Android操作系统经常允许应用从用户那里获取大量信息,也不提醒任何关于数据使用的方式。

  为了在谷歌的Android应用商店中出现,开发者必须同意仅请求他们所需的信息。但是这并不阻止他们以其他目的使用这些“所需”数据。

  设计师把这种营销商和开发者诱骗和误导我们放弃我们数据的方式称为“暗想模式”,这种策略实则利用了我们认知中的缺陷和局限性。

  对于这种用户数据的欺骗性获取,比如隐藏退出键等,谷歌其实是禁止的。但问题在于,谷歌禁止的程度是否足够。但是谷歌本身也使用模棱两可的模式来让人们使用其自己的应用,比如邮件和浏览器。

  Android上的Gmail应用用户会一次又一次地被要求允许应用访问设备摄像头和麦克风,直到他们同意为止。同样地,在Android上,谷歌地图也会要求用户启用定位服务,这个要求看似很合理,但其实也服务于针对地理位置来投放广告。

  所有这些在表面上都是得到用户许可的。但是,Narayanan博士说,即便是专家,他也对一般数据请求给予有意义的知情同意感到困惑。

  因此,新的欧盟政策规定公司必须让普通人能够理解,公司到底如何收集和使用这些数据。但是很多情况下,谷歌把争取数据获取许可的责任推给广告主。

  那谷歌需要承担责任吗?

  这并不是说谷歌自己并不了解其业务模型中固有的问题。公司反对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理由是这个法案过于含糊不清且行不通。该法案给消费者提供了三项基本保护:“告知企业不要分享或出售您个人信息的权利,获知您的信息在哪里以及共享或出售给谁的权利,和知晓您的服务供应商正在保护您信息的权利。”即使是Facebook也放弃了反对此法案的权利。

  说到底,解决方案也许很简单:开发更好的工具,来让大众清楚地了解我们到底了选择什么。如果选择明确,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数据收集并不是大问题。但是,也很有可能他们会拒绝,这样的话就会影响到谷歌的底线。(木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都市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资讯标签: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