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广东新闻 > 广州新闻

乡雁归巢就业去哪?黄埔区新龙镇的青年告别了“选择困难症”

导读:  连月来,一批大学生、经商者、退役军人等,先后来到黄埔区新龙镇报到

  连月来,一批大学生、经商者、退役军人等,先后来到黄埔区新龙镇报到。他们的身份是“村级储备干部”。无论是初出校园的高学历人才,还是拥有丰富阅历和专业知识的技能人才,他们都将目光聚焦于距离市中心较远的新龙镇田间地头。

  这得益于该镇开展的“乡雁归巢”公开选拔村级储备干部工作。今年5月,新龙镇党委制定了工作方案并着手储备干部的选拔工作。81名具有新龙镇户籍的人才报名,经过考核最终确定59人为村级储备干部,他们的平均年龄仅为30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我们将进行村(社区)换届选举,首次实行5年任期制,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对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新龙镇组织办主任丘焱伦表示。

  黄埔区新龙镇的下辖村落中,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故事:村干部挨个敲村民的家门,询问户户人家在外工作的子女,能否回乡工作。然而,村民却将此举误以为是村干部来“拉选票”。由此衍生出的村干部民选期间,村民有时会根据亲疏远近关系而非能力素质推举候选人。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研究乡土中国时,提到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在中国乡村,以个体为中心亲属关系、地缘关系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关系愈发淡薄。“差序格局”道出了基层乡村的人情网络面貌,却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干部遴选较难做到公平公正。

  除了人情网络的影响外,省内一些地方公开招聘的村级储备干部一般以临聘人员的身份在村工作,因岗位和经费有限,储备干部的规模较小;村干部因要全职在村工作,一些本土人才暂时想外面发展,比较难作出归乡与否的选择;既有的农村干部中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思想保守、法律知识和治理知识缺乏等问题,也会阻碍乡村振兴进程。

  长期存在的村居吏治问题,在今年5月迎来了转机。根据黄埔区组织部指导建议,新龙镇党委制定了《关于开展“乡雁归巢”暨公开选拔村级储备干部工作方案》(下称《方案》)。

  在随后的干部选拔活动中,经过资格审查、面谈、村见面会、组织考察、联合审查、镇党委研究、公示等环节,59人从报名的81名本土人才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新龙镇村级储备干部。其中党员26名,退役军人1人,外出务工或经商33人,应届大学毕业生5人;大学本科学历35人,大专学历20人。

  “人才振兴是五大振兴之一,乡雁归巢公开选拔村级储备干部活动,充实了本地农村人才库。”丘焱伦表示,“我们将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社区)后备人才队,并探索选拔村本土优秀人选的新渠道。”

  根据《方案》,所谓“乡雁归巢”,须为具有新龙镇户籍的人员。他们成为村级储备干部后,并非回到家乡做临聘人员,而是要进入家乡的人才库。“如果不是本地人才,在村民民主选举时会受到限制。”丘焱伦说,“一方水土培育一方村级干部。我们要通过这项人才选拔机制,发现、培养、使用本土人才,为乡村治理做足干部储备。”

  两位专业人才的名字出现在了新龙镇村级储备干部的选拔名单上。他们原先的工作岗位,一个是广东省律师协会投诉举报中心,一个来自广州市普惠金融协会。两位储备人才正逢而立之年,这让丘焱伦感到鼓舞。

  “他们见多识广、专业知识储备丰富,农业农村迈向现代化,让他们感到回乡建设是时候了。”丘焱伦笑道,“新龙镇下辖11个村,这批青年才干可谓是站在了乡村振兴的风口上。”

  “乡雁归巢”工作将给年轻的储备干部们,带来怎样的发展空间?《方案》指出,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新龙镇在选拔公告中明确储备干部的责任、权力、成长方向和职业前景,便于报名者作出人生规划。

  储备干部可以继续在原单位工作,不影响其现有工作或事业,实现“平行发展”。“他们有多条发展路径,因此不会存在选择困难症。”丘焱伦介绍,有的人才在外地企业做得很好,他们报名参与了村级储备干部的招募后,还可以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只需要随时准备响应为村里服务的召唤。

  参加镇编外聘用人员考试的储备干部,则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我们不限制这类人才的数量。”丘焱伦提到,选拔工作由镇党委直接接受报名,同时减少中间环节,排除人情因素干扰。

  人才池形成后,组织工作并不止步于此。长期、持续的人才培养同样重要。新龙镇制定了《新龙镇村级储备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制度》,明确储备干部责任、村党组织的责任、日常管理和考核要求,将规矩挺在前面,把储备干部的教育培养落到实处。

  经培养,此类人才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储备干部“水池”立志做大,以期保障人才的优胜劣汰,保证“池子水清”。如今,三名储备干部参加公开招聘考试,获聘村组织员;4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储备干部到新龙镇见习。

  “整套规制构建了本土人才从踏出校门,镇党委就接手培养的机制。”丘焱伦坦言,当他们毕业迷茫时,镇里接纳了他们,这样这群年轻人对党委和政府的感觉将更深厚。若非“乡雁归巢”的平台,新龙镇可能无法发现适宜人才,本土才俊也可能永远跟乡镇建设无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都市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资讯标签: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