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资产配置与基金投资部 FOF投资副总监 焦文龙
全球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老龄化的形势尤为严峻。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7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0%,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到2050年,老龄人口占比将超过25%,进入深度的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是每个人的朴素愿望,而“未富先老”却是我们面对的现实。
首先,基本养老金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退休职工取到的养老金大概只有退休前工资的47%左右(该数字也被称作养老金替代率);而根据世界银行的建议,只有替代率达到70%,才能接近退休前的生活水准。养老金替代率低的问题在一些发达省市更为突出,例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养老金替代率普遍低于30%。
其次,基本养老保险收支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根据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目前基本养老金体系征缴收入低于支出,并且缺口还在扩大。相关数据显示,到2050年,平均每1.3个参保职工就要抚养1个退休老人,2016年,这个数据将达到2.8。
由于中国企职业年金发展乏力,个人养老投资变得越来越迫切,实现有尊严地老去绝非易事。
衰老是自然界最大的周期力量,我们所做的很多努力都是在对抗这种力量,延缓衰老的进程。对于个人而言,年轻的时候拥有较大的人力资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通过努力消耗人力资本换取金融资本,中年以后,人力资本占比下降,金融资本占比上升。简单而言,对抗衰老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延缓人力资本下降和管理金融资本。
为了延缓人力资本的下降,首先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事后看看,很多之前的苦恼和郁闷或许不值一提,“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其次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机体的老化虽然是自然规律,但通过积极的锻炼,可以使得机体的效率提升,代谢的能力提升,在某些时候还可以通过身体的排毒缓解压力;最后要坚持终生学习,我们所处变革的时代,知识与技能的更新速度飞快,稍有懈怠,我们就会被时代抛弃,为了让我们有机会参与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保持谦卑态度持续学习。
随着年龄的增长,金融资本占比上升,金融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就异常重要。而这其中最大的风险是“长钱短投”。为了追求短期收益的确定性,不愿意承担波动风险,也就放弃了获取长期更高收益的可能性,最终与财富增值的目标背道而驰。而资产波动的属性,并不以我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基本是客观的存在,我们所能做的是认知各类资产的属性,以匹配的期限去参与这样的投资机会。
以权益资产为例,根据我们对中国以及海外资本市场的观察,只有在接近20年甚至更长的维度,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风险溢价指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减去无风险利率)才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坚持投资20年,将有很大几率能实现确定性的收益。伦敦商学院的迪姆森在《投资收益百年史》一书中,对全球近百年的投资收益进行了梳理,发现的结论是:尽管股票收益率波动性高,但是长期来看几乎所有国家的股票的收益率(经过通货膨胀调整)都是正的,并且比政府债券的收益更高。
当然从普遍意义上看,权益类资产是金融资本保值增值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并不是适合任何阶段的个人。随着退休的临近,我们成为净支出者,对于收益的确定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个时候应该降低权益资产比例,增加固定收益类资产比例,具体比例高低还取决于个人的风险偏好。退休后权益资产配置比例降至零可能也是一个冒险的决定,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退休后的生命时光可能超过20年,在这个时间框架下,权益资产的确定性较高,如果完全抛弃,金融资本可能跑输通胀,造成购买力的巨大稀释。
虽然我们不敢说“人定胜天”,但是为了有尊严地老去,我们必须通过修心、健身和学习,延缓人力资本下降;通过积极管理金融资本,适度参与权益资产,让个人养老的理想照进现实。